作者: 撰文◎高永謀 | Career職場情報誌 – 2012年7月6日 下午1:35



隨著中國工資高漲,台商製造業大量起用機器人、工廠走向無人化,已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。雖然低階勞力會被取代,但機器人及其周邊產業,可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。 




無人工廠,不再是科幻情節 機器人大軍來了!你的工作在哪裡?

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(Bill Gates)與蘋果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兩人,不但改變了全球產業的方向,也形塑了人類今日工作、生活、娛樂的樣貌;他們雖然諸多意見不盡相同,但卻一致地認為,大型企業下一個研發與營利的重點,將會是機器人。


廉價勞工天堂不復存在


 對台灣而言,機器人的議題並非遠在天邊。由於中國沿海省分平均工資快速攀升,甚至已高過台灣的平均工資,使得長期倚賴低廉工資的台商,轉型已迫在眉睫。但不論將工廠遷移到工資低廉的內陸省分,或是重新與國際接軌的緬甸,困難程度與代價都比外界想像來得巨大;這也是為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示,將大舉進軍機器人產業,期待以機器人取代人工,成為製造業的生產主力。


 在台商企業中,鴻海、上銀動作最快,皆已量產工業用機器人,往後5年將投資上千億元,在台灣中部打造機器人生產基地;郭台銘更宣稱,2014年鴻海集團的機器人數量,將提升至100萬台。在可見的未來,機器人產業的人才需求將會大幅成長,成為經濟火車頭,帶動零組件產業向前躍進。


誰說機器人搶走勞工飯碗?


 受到科幻動漫、電影的影響,例如《無敵鐵金剛》、《鋼彈》、《變形金剛》等,裡面造型功能酷炫的機器人,制約了大多數人對機器人的想像。其實,現實世界已量產的機器人,功能皆相當簡單,大多尚處於在實驗室研發、測試的萌芽階段,但預計很快即將跨向大爆發期,進而改變整個世界。


 台灣機器人研究機構中,執牛耳者首推工研院,陸續不斷將技術移轉給廠商。工研院產經中心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組長羅一中表示,雖然美國、日本投入研發機器人多年,但台灣在關鍵的機械、電子零組件上,仍具有一定優勢。他預言,機器人時代來臨後,部分低階工作不免會被取代,但是與機器人相關的工作機會,同時也將大量被創造出來,勢必改變勞動結構與生態。


 「『無人工廠』並非夢想,在日本TOYOTA的汽車生產線,負責焊接、組裝等工作的,幾乎都已經是機器人。」羅一中分析,外界對機器人有諸多誤解,導致許多勞工擔憂,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,但證諸一些已採用機器人的產業,情況並非如此,「美國巴爾的摩與丹麥北部的造船業,在導入機器人後,勞工不但沒有因此失業,還因業績大幅成長,平均薪資跟著水漲船高!」


機器人有別於工具機


 想要瞭解機器人產業,就得先瞭解機器人的歷史與定義。工研院產經中心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研究員葉錦清解釋,機器人的英文robot,是由捷克文robota而來,最早出現在1920年捷克劇作家K. Capek的作品中,原指「勞役、奴隸」。1961年,美國優力美訊(Unimation)公司生產首款工業機器人,即名為robot,從此,robot成為機器人的專有名詞。


 汽車業發跡自美國,但改良汽車使其普及化的卻是日本,機器人產業亦然;日商FANUC(發那克)已擠下優力美訊,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龍頭。葉錦清指出,緊追在日本、美國之後的是德國、瑞士,連韓國的現代汽車,也積極著手研發機器人。


 細看FANUC這家公司,便可知曉為何各個先進國家,都想搶進機器人產業。若論員工規模,FANUC僅有5千人,遠不及號稱120萬大軍鴻海集團的1%,但FANUC市值卻超過鴻海集團80%,舉凡生產手機、汽車、噴射機、戰車的廠商,都會使用FANUC的機器人,訂單應接不暇,有些機器人款式甚至僅此一家。由於FANUC地位無可取代,即使遭遇金融海嘯、日圓大幅升值,其營收、股價仍然逆勢上漲。


 然而,由於研發機器人的廠商,多半也是工具機大廠,不少人將「工具機」與「機器人」混為一談。工研院產經中心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研究員葉熒美澄清,不一定得形狀完全擬人的機器,才可稱為機器人,有些機器人僅模擬人類手部,實應稱為「智慧手」。唯有具備多功能、可自動學習進化的機器,才可稱為機器人,否則就是普通的機器,或工具機。


絕不喊累,出錯率極低


 「一般來說,機器人可以分為『服務型』和『工業型』兩大類。」葉熒美說明,顧名思義,服務型機器人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居家服務,例如陪伴獨居老人、照顧病患;而工業型機器人則應用於產業的生產、搬運流程,不同產業各有為其量身訂製的機器人,負責辛苦、骯髒、危險的低階工作(即日文中3K工作),「在已開發國家,由於人力短缺、工資昂貴,機器人將更為普及。」


 葉熒美指出,其實自1970年代以降,機器人產業便已穩定發展,尤其是2005年之後,由於新興國家工資逐步起漲,加上產品的精密度提高,企業對「絕不喊累、出錯率極低」的機器人,需求快速增加,機器人產業也隨之起飛,全球製造業即將掀起新一波的革命。


 除了服務型機器人、工業型機器人,葉熒美補充道,「軍事用機器人」數量也將激增,因為即使機器人造價再高,也比不上人類的生命珍貴,未來可能由機器人代替軍人上戰場。此外,機器人還可用於探勘、救災,政府部門或大型企業將成為主顧。


就近即可找到大買主


 然而,日、美等國積極發展機器人產業,台灣就一定得跟進嗎?在全球機器人產業生產鏈中,台灣可否占有一席之地?羅一中肯定地說,機器人普及化已是必然趨勢,潛在商機雄厚,而且可帶動諸多次產業的就業需求。台灣若能延續在IT、精密機械業的競爭力,必可在機器人時代扮演關鍵要角。 
 「換個角度來看,台灣電子業、代工廠商相當多,他們正是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買主;台灣若能發展機器人產業,將可就近找到大買主!」


 羅一中笑著說,全球最重要的NB、手機代工大廠,幾乎都是台商,其主要生產基地皆在中國,現今都面臨人力成本驟增的壓力,未來勢必會提高使用機器人的比例。他透露,包括仁寶等NB代工大廠,都已著手招聘機器人相關的人才,準備迎接機器人時代。


歡迎機電整合跨領域人才


 機器人產業勃興,部分低階勞力工作職缺將消失,但會新增哪些人力需求?羅一中認為,機器人可說是「會移動的電腦」,需要機械、電子零件的高度整合,因此模組研發人員、程式設計人員需求將激增,而電機、電子、資訊、機械、材料等科系畢業生,將是最直接受益的族群。


 機器人需要撰寫程式、設計嵌入型系統、測試最適材質、研發各式零組件,但最重要的仍是機電系統整合,因此最歡迎跨領域人才,否則僅從一種專業的視野進行考量,未能全面思考,將很難融入機器人產業團隊。


 「想成為機器人時代的搶手人才,最好擁有2、3種以上專業。」羅一中指出,由於企業需求較一般家庭殷切,工業用機器人的發展腳步,將比服務型機器人來得快速,除了電子業將率先使用機器人,另外包括食品業、化工業等大型製造業,乃至於大規模耕種的農業,也可能需要添購機器人,「機器人產業從業者也要瞭解其他產業的特性、流程,才能為其量身訂製機器人。」


朝向多軸智慧化發展


 自2005年以降,工研院在機器人研發上,不斷有令人驚喜的成果;目前其技術可應用在保全系統,以及3C產品製造、自動化噴塗、精密機械生產系統上,成功協助廠商改善生產流程,提高產品良率。


 「目前,工業用機器人多為單軸,未來將朝多軸、智慧化方向發展。」羅一中認為,在可見的未來,模組化技術、系統模擬技術、自動化系統、即時回饋與修正系統、可變重組製造系統、遠端監控與診斷、即時回饋與修正系統、跨機構整合軟體等機電整合技術,將成為熱門新顯學,也是想進入機器人產業者的敲門磚。


帶動周邊產業利益均霑


 羅一中預測,機器人產業起飛之後,周邊產業如半導體產業、感應器產業、精密機械產業、電池產業、軟體產業等,可望獲得再次高度成長的新動力,人力需求也將持續旺盛。而且,機器人也會損壞、故障,光是保養、維修,便是相當可觀的商機。台灣零組件在價格上具競爭優勢,有機會成為周邊產業的領導者。


 「只要機器人的成本,比人工更便宜,製造業企業主便會毫不猶豫地大量使用機器人!」羅一中直言,別以為機器人時代不過是動漫、電影裡的情節,可能很快就會來臨,雖然面貌不盡相同,但絕對會衝擊產業與就業市場。與其坐視大環境巨變,不如主動迎擊、學習相關知識,才不會在機器人時代被淘汰。


(3-1圖說) 
工研院是台灣機器人研究的重鎮,目前已開始將技術移轉給企業;產經中心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組長羅一中(左一)帶領研究員葉熒美(左二)、研究員葉錦清(右二),致力行銷工研院的機器人


(3-2圖說) 
日本《鋼彈》是最受歡迎的機器人動漫之一,衍生出特殊的模型文化,也制約許多人對機器人的理解與想像


(3-3圖說) 
上銀科技是國內發展機器人產業的領頭羊


-更多精采文章請見7月號(435期)Career職場情報誌-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4%A1%E4%BA%BA%E5%B7%A5%E5%BB%A0-%E4%B8%8D%E5%86%8D%E6%98%AF%E7%A7%91%E5%B9%BB%E6%83%85%E7%AF%80-%E6%A9%9F%E5%99%A8%E4%BA%BA%E5%A4%A7%E8%BB%8D%E4%BE%86%E4%BA%86-%E4%BD%A0%E7%9A%84%E5%B7%A5%E4%BD%9C%E5%9C%A8%E5%93%AA%E8%A3%A1-053517000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新竹圍棋蔡嘉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